陈志文:
194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创建是为了服务于国家需要。在新的历史时代,您是怎么理解上外使命的?
姜 锋: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上外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国家队”,一方面我们必须勇担国家责任和民族使命;另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这一区位优势,服务社会进步。
中国正在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由于文明多样性的存在,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亟需全球知识的供给,新时代中国外语高等教育大有可为、必须有为。
总结创校近70年的历史经验、适应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新要求,上外把办学使命凝练为“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这是上外的立校之基。
陈志文:
未来,您对上海外国语大学未来发展的愿景和目标是什么?
姜 锋:
一方面,上外人要观察世界风云,要构建中国视角的国别区域全球知识,这是我们的理想和梦想。
姜 锋:
对。我们观察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看我们。所以,另一方面,上外人也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贡献中国视角的全球知识和智慧。
从这两个方面,我们期待着上外能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的“国别区域全球知识”体系做出上外人的贡献。根据国家战略发展新要求、落实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部署,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姜 锋:
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在制度方面,我们已经成立了海外调研基金、田野调查基金进行支持。今年起,我们计划逐步完成中亚和欧洲地区各国家的概况。。
我们希望上外的学者,不仅仅是翻译、研究西方文献和档案。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中国现实借鉴西方优秀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用上外学者的方法、视角来体验、检验、观察和探索世界,贡献出我们的知识。
陈志文:
2018年,上外的斯瓦希里语、乌兹别克语、捷克语专业首批新生入学。对于战略语言专业的开设,上外是如何进行判断的?
姜 锋:
上外着力推进战略语言建设,为国家和地方发展提供最急需的关键人才储备,现已开班授课的语言数量达40种。不管一门语言是不是官方第一语言,只要在中国国家战略层面或者在世界局势、人类发展角度有着重要地位,就很有必要针对性地开设这一语言的专业,进而以构建全球知识为方向开展相关区域的研究。
陈志文:
在战略语言专业建设中,您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姜 锋:
最困难的往往是师资,有些语言专业在全国普遍缺乏相应的人才。上外现在是三条腿走路:
第一,国内有的师资,配置好相应条件,尽快请过来;
第二,扶持和激励其他相近语种的老师掌握新的语种;
第三,与国外大学合作,通过引进外国专家,并辅以来华留学生,开设新语种。
近年来,上外为打造“战略语言人才特区”推出了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的系列举措,赴北京等地召开非通用语种亚博安卓的人才招聘及宣讲会,发布战略语言亚博安卓的人才招聘启事,招聘希伯来语、豪萨语、斯瓦西里语等12种语言专业教师。未来还将继续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培育用好现有人才,构筑“一流师资”人才高地。
陈志文:
一般来说,外界往往认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只是一所外语学校,但从你们角度来讲,显然不是。
姜 锋:
对上外来说,“诠释世界、成就未来”是我们的办学理念。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更是知识工具,是价值载体。“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既是我们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鲜明特色,也是我们追求的卓越品质。对于上外人来讲,语言是我们生活的状态,我们用语言去获取新知、创造新知。
陈志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已逐步建成了眼动、脑电技术等实验场馆,上外做这些事情的初衷是什么?
姜 锋:
有人拿语言来研究上帝的存在,而我们要通过语言来研究人是怎么观察、描述和分析自然及社会的。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育正面临着更多挑战,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趋势紧密结合,找准方向,抓住机遇,做好规划,主动作为。这方面,我们正在布局,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效。
姜 锋:
我们对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理解不仅包括文学、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国别区域研究五大方向;同时,在各细分方向上也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比如,我们对语言学的理解不局限于传统的语言教学,认为它也是语言科学与技术。再比如,我们把文学与“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联,从文学的视角来看国家的“一带一路”提倡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因为文学是民族精神状态最集中的表现和记录。语言学、文学等最终都能够服务于国别区域全球知识的生产。如前所述,学科应该是为传承和构建知识存在的,而不是相反。
再比如,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语言智能。语言与智能技术的结合已经超出了传统语言学的概念或者拓宽了语言学的定义。目前,上海外国语大学正积极推进学科发展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加强翻译学科、语言学科、管理学科等与人工智能、脑科学、认知科学等的产学研深度结合,推进前沿研究和融合应用,探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机结合。新的发展挑战着我们的学科观念,转变需要坚定的耐心和规划,需要扎实的工作。
有人认为学外语没有用了,但我们觉得,这恰恰是语言学习发挥创新才能的机会来了。
陈志文:
衡量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政策决策提供了怎样的支撑。
姜 锋:
大学一定要有项目和成果的体现,这既包括承担重大课题或者发表论文,也包括为国家的决策提供服务或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在服务国家方面,上外在“资政、咨商、启民、育人”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上外的“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应用实验室”与“脑与认知科学应用校重点实验室”都得到了教育部、上海市等的大力支持,主持了国家、上海市等多个重点项目。上外与科大讯飞合作成立的智能口笔译研究联合实验室,一年多来持续探索“人机耦合”方式,让机器作为助手,帮助人来学习、完成口译任务,更由此开发了一款辅助口译员的工具。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不断打磨,在最终的实验结果中,以专有名词为主的口译信息完整度从88%提升到了97%,并且据调查显示,口译员由于有了参考信息,工作压力下降了20%。目前,双方正在进一步探索如何将这一成果推向应用落地。
陈志文:
您觉得上外最大的不足是什么,优势又是什么?
姜 锋:
对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来说,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办学定位比较清晰,大家对工作方向高度认同,学校资源配置不断优化集中,大家携手逐梦而行。但最大的不足,就是跨学科的交流和融合比较欠缺,应该打通学科之间的障碍,使各个学科能够协同创造新知识,不让学科的边缘成为限制我们观察事物,创造新知的边界。
陈志文:
到现在为止,您多次强调了学科融合的问题。上外在这方面做了些什么?
姜 锋:
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比如,开设了欧亚文明研究特色研究生班。在开设这一项目时,我们首先坚持了问题导向,因为我们比较缺乏有关欧亚地区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各个方面的知识,所以就瞄准了这一方向去做。该项目由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共同举办,这也意味着外国语言文学和政治学两大学科参与其中。而参与这个项目的人员也拥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师资来自国内外各个高校,包括欧亚地区和国家的高校。我们希望,这个项目在未来能够产生新的知识。
另外,我们也进行了机制上的改革,使之能配合学科上的融合,如奖励制度、人事制度等。原来是各个部门、学院单独申报奖励,现在允许多个部门、学院一起申报。人事制度的改革比较艰难,但是一定要推进。其实,在国外高校,一位教授在多个学院任职是常规现象,但对中国高校来说这还是很有挑战的。
我们尝试在上外打破一些固有的东西,也希望能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做一点贡献。
陈志文:
现在各高校纷纷出招抢人才,您觉得上外怎样去吸引人才,怎样留住人才?
姜 锋:
工资待遇等物质条件各高校都差不多,上外至少不会比其它大学差。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要让人才能够拥有工作的激情。这种激情的根基就在于老师和学校有共同的理念,如研究国际问题、创造新知识的志向,教学和科研与多语种优势有机结合的能力等等,这样的人才在上外才有用武之地。他们想从事教学、科研或是到海外做调查都可以,上外都会支持。
姜 锋:
是的。上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核心并不仅仅是给多少钱或者多少帽子。当然,这些方面上外也不会差。但如果人才仅仅是为了这些来上外,我会比较担心。
陈志文:
您曾就职于教育部高教司、国际司,也曾担任过驻德教育公参,现在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经历非常丰富。这些经历对您做学校的党委书记,管理一所学校有什么好处?
姜 锋:
对我的帮助很大,让我拥有了广阔的视野,能够立足国内外、校内外视角看待问题、分析工作,始终怀有国家的责任和民族的使命,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中外人文交流根植于心。我也让同事们经常提醒我,当书记一定要琢磨学校在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后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并做出相应的构思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