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 | 张志敏:唤醒学生内在的认知,这才是教育最大的成功-亚博安卓

0%
张志敏
1949-2019

本期嘉宾
与新中国同行——基础教育发展之路
基础教育发展之路
张志敏
上海市格致教育集团理事长
zhangzhimin
上海市格致教育集团理事长 张志敏
张志敏,男,汉族,生于1952年9月17日,中共党员,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正高级职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原上海市格致中学校长,现任上海市格致教育集团理事长,上海市特级校长。曾任第九届国家督学。曾获评第三届上海市教育功臣。

本期嘉宾

主持人

chenzhiwen
陈志文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分会秘书长。

唤醒学生内在的认知,这才是教育最大的成功

中国教育在线
关注

老师可以启迪学生内心的理想火焰

陈志文

由于时代的原因,您这一代人的经历很不一样。我了解到,您1976年入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进师范院校,当老师?

张志敏

我是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下乡五年后,回到上海读的大学。那时候思乡心切,只要能回上海,管他读什么专业。可也是机缘巧合,居然那年来招生的是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我打小比较喜欢文科。小时候写的作文常常让老师在家长会上夸奖。特别是文革的那段时光,看书成了唯一的消遣。对我影响最大的当属我初中时的语文老师唐鲁峰先生。据说他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还是注册的作协会员,写的一手好字。因为是山东人的关系,说话时舌头老打卷。

唐老师在教学中特别善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我还记得,当年他教刚上初一的我们写诗歌的情景。那时的我们对诗歌懵懂无知。有一次课上,他给我们讲解放军战士王杰的事迹,讲到他在山腰上打炮眼的细节,我突发奇想,回家作业就写了个顺口溜,“抬头望高山,低头看海洋,山腰叮叮当当铁锤响,王杰施工在山上。”没想到,唐先生把我的作品在全班点评,说我的“诗”很有画面感,而且动静结合。唐老师对我说,要多看点古典诗词,因为它有意境、有意象,这些对我来说都是非常新鲜的概念。自那以后,我对诗歌有了更多的接触。后来我当了语文教师,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和创作能力。可见,老师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或许他们教给我们的知识可能遗忘了,但是他们培养我们的兴趣和爱好会陪伴终身。

陈志文

如果对您到目前为止的教师生涯做个总结,您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心得体会是什么?

张志敏

在我的教育生涯里,做教师工作的时间很长,即便当了校长后,也不曾脱离课堂。

我很喜欢在讲台的感觉。每次进教室,即使已经备好了课,但我总是很忐忑。因为你根本无法预测四五十个学生在课堂上会迸发出什么奇思怪想。我需要充分设想,而不是机械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认为,教学是一种唤醒。教师更应关注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特别是唤醒学生内在的认知。教学的目标指向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知识点,那就比较肤浅了。下课铃声响了之后,不应该是句号,而应该是省略号和问号。老师在课后留给学生的不单单是巩固知识的作业,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内在认知,让学生能够思考今天课上所获得的知识对完善自我的认知结构有何意义。

当了校长以后,我经常会和老师切磋这么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若干年前的‘一桶水’尚存几许?”这是就老师的知识存量需要持续补充而言,只有不断学习,老师才能使得自己知识的“水桶”永远是满的。第二个问题,“我们现有一桶水的‘水质’如何?”这是就老师知识结构的更新而言。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层出不穷。教师必须跨界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教育发展。第三个问题,“学生的‘一杯水’非得由老师倒给他吗?”这是就教法的研究而言。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一个”。每人的学习基础不同,认知能力有异,所以教学方法一定要根据学情因材施教。第四个问题尤为重要,“我们教会学生‘取水’的本领了吗?”这是就教学的终极目标学法指导而言。如果我们的学生在老师那里得到的仅仅就是那些知识的话,不能说你的教学是完全成功的。因为别的老师也会教,甚至离开了老师,学生也可以自己习得。可如果你教的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那他们在离开了学校之后,还会运用你教会他们的学习方法,持续学习,终身受用。我觉得,这才是教师最大的成功。

我当老师时,可能我教的班学生的考分不是最高,但是我的学生记得我的语文教学与众不同的“怪招”。比如每堂课前的三分钟即兴演讲、课上的小组辩论、出版学生原创诗歌的专辑、辅导学生获得全市中学生作文比赛大奖等等。有一次,我在上海图书馆做了一个公益讲座,讲座结束后,有三位听众来台上与我交流,说是我当年在建平中学教过的学生。他们在网上预约了讲座,专程赶来听讲。其中一位同学拿出了一张当年在课堂上偷拍的黑白照片,是我当年上课写板书时的背影。几十年过去了,他们还对此津津乐道。

陈志文

我相信那一刻,你是很幸福的。实际上,能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真正帮到他们,是你最大的收获。

我在格致中学做的三件事

陈志文

那么作为一名校长,您对自己是怎么总结的呢?

张志敏

我觉得,当校长有三种“活法”。第一种活法叫“循规蹈矩”,就是文件怎么说你就怎么做,亦步亦趋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第二种活法叫“萧规曹随”,就是前任怎么干,你就怎么干,也没什么风险。第三种活法有一点儿风险,叫“顺势而变”,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我是把这三种活法比较好的融合起来了。遵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是前提,继承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是基础,从而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势而变,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

陈志文

您在格致中学做的改革,具体指的是哪些方面?

张志敏

谈不上改革,主要是深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寻历史之根”、二是“谋发展之道”、三是“创时代的之先”。

我担任校长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秉持“寻历史之根”的理念,重塑百年名校的学校文化。我以为,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校长的“文化自觉”意识尤为重要。“文化自觉”要求一种理性的文化思考,追求一种高远的文化境界,坚持一种执着的文化追求,表现一种高度责任的行动。当年,裴娣娜教授在主编一套中国百年名校的丛书,我就请她和她的团队到我们学校来,帮着我们一起梳理学校的传统文化。后来,我又主编了《格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两本书用编年体的方式,系统梳理了学校140多年的办学历史。

正好那时学校要改扩建,要扩大将近一半的占地面积。在建设过程中,我对学校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标识设计。校门口,将保留了近百年的老楼辟为“校史楼”。校门口矗立了镌刻着毛泽东同志亲笔书写的“格致中学”四个大字的巨石。学校根据功能定位,将四幢楼分别命名为“格意楼”、“物趣楼”、“致远楼”和“知行楼”。楼名首字连读为“格物致知”,次字连读为“意趣远行”。校园的中央草坪上新塑了格致书院的主要创始人中国著名化学家徐寿和英国著名学者傅兰雅两尊青铜塑像。“致远楼”底层大厅的新建了由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先生书写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照壁。学校的整体风格折射出了这所老校独有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

我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对学校课程进行重构。格致办学之初的课艺是非常丰富的,那是西方自然科学新知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格致课艺的重点是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我觉得如果能把这种课程思想,和现在的考试科目进行有机整合,应该最能体现格致中学课程“经世致用”和“实学践行”的课程特色。

我们在重构课程的时候比较大胆,我求教了华师大陈玉琨教授。他鼓励我们,说不用怕,因为基础型课程已经保留的非常好,足以应对高考。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又提升了学生的素养,反过来也会促进学生基础型课程的学习。重点是把研究型课程做好。我重点讲一下研究型课程。办学先驱们当年为学校取名“格致”,就是求其格物致知之意。“格致”作为“格物致知”的省称,其要义是“穷究事理,获得真知”,即强调只有反复思考推究,才能明了“物之本末,事之始终”。如果不去研究、探究事物,就不会懂得里面的真正含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获取知识,还需要获取对知识进行类化的能力,这可以说是一种学术能力,这是学生面向未来的必备的关键能力。研究型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养成一种研究习惯,让研究成为常态。无论今后他们是从事学术研究,还是在其它各行各业发展,这都是很重要的能力。如果在高中阶段,没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今后他们就只能做一个模仿型的人。所以,学校的课程要创设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氛围,因为有了自己的思想,才会有独立的人格。

最终,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形成了称为“格致新课艺”的课程图谱。可以简称为“四类八群百门”。第一类是公民人格类课程,聚焦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第二类是科学认知类课程,主要基于基础课程相关学科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能力。第三类是生涯发展类课程,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包括情绪控制能力、职业体验、基础职业规划等社会能力的养成。第四类是创意技艺类课程,主要是鼓励学生创造、创新。

我做的第三件事情,就是建立校本自主的“五能”评价系统。当时驱使我们做这样的评价改变主要是两个直接的原因。一是当年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名校有自主招生政策,实行校长推荐制。这对于校长来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如果简单地以考试成绩作为标准的话,比较简单。但是我认为这是回避矛盾的简单操作,因为这会导致分分计较的后果,显然是有问题的。第二个原因,是学生在申请海外大学时,校方都需要高中所在学校提供学生除学业成绩之外,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成长记录。有一次,曾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教育部长、哈佛大学校董的本森(音)先生来我校参加一个国际教育论坛。我问他,哈佛大学录取学生以什么为依据?他说除了学业成绩之外,校方还十分看重学生的领导力、社会责任感和创造性能力。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所以,我就想做一个校本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为每个学生做一个全面反映高中阶段成长经历的记录。2010年开始,我提出“全员、全面、全程”为特征的发展性评价理念,建立了“全体学生、五个方面、立足三年、跟踪终身”的“格致中学学校全面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 评价指标指向学生的五大能力和素养,分别为“德能、学能、体能、心能、创能”。评价系统由20个量表组成,通过雷达图的形式呈现。评价过程采用“学生个人输入、教师定期认定、家长辅助参与、学校学期评价”的方法。后来进入新高考改革的时候,学校就比较顺利地适应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各项要求。

学会淡定,校长要摆脱追逐功利的心境

陈志文

您觉得一个优秀的校长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或者素质?

张志敏

第一是责任感,第二是进取心,第三就是心态要淡定一些。

当校长也有三种文化境界的追求。

一是行事规则的建立。任职之初,要尽快适应管理,努力做一个合格的校长,通过建立学校的行事规则,确保学校的管理和运作顺畅。

二是集体人格的培育。任职三五年之后,学校要谋求发展,不能简单地靠规章制度。因为规章制度是底线思维,学校发展的真正动力来自于教师。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校长要培育教师的“集体人格”,也就是学校的大部分教师身上能够表现出一种被学生、家长、同行,乃至社会共同认可的精神特质和职业追求。教师的集体人格最终也会影响学生的集体人格。

三是学校文化的提升。我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组织中的管理成员及全体师生共同有意识构建的,并在构建文化境界的过程中达到教育理想和教育目的。因此,学校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弥漫”。学校文化是有根脉的,是长期的积淀,是天时、地利、人和交集的结晶。我提出的“格致文化”是格致中学彰显办学个性的旗帜。“格致文化”有着区别于其他学校文化的根本标志,包括它的历史内涵、文化特质等。学校文化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是可以感知的。我们所说的“格致文化”绝不是简单的学校办学历史,也不是几位创始人和一批杰出校友,而是能够体现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的学校精神。它是一种呈现办学理想的、融理想与实践的文化现象。格致的人本德育、学生成长、教学模式、课程生成、学术研究、教师发展、校园环境、组织管理等等,无一不与格致文化交融在一起。

陈志文

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您觉得我们的校长普遍欠缺什么呢?

张志敏

现在,新老校长正在代际交替,老校长相继退出了一线,新校长上任了。在我看来,新任校长有两点要不断修炼:

一是淡定积累,厚积薄发。我觉得,校长们要摆脱追逐功利的心境,能够沉淀下来。现在不少校长上任之后,往往有急于求成的心态,追求新项目、高升学率、扩大办学规模、提升知名度,这些工作当然要做,但是要在练好内功以后。

二是长远思考,整体把控。新任校长往往会陷入瞻前不顾后的困局,缺乏对学校发展整体性、协同性、系统性的思考,热衷于搞新改革,上新项目。当下,时代的急速变迁,确实带来教育形态、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大变局。因此校长就会比较多的关注“变”,然而“变”要扎根在“不变”的教育规律和学校传统的基础之上。比如,要做一个新项目,就一定要与学校原本的传统建立勾连的通道,要有精神联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这“巨人”就是学校的办学传统。

中西结合

我看到了格致中学的博大精深

陈志文

在您眼里,格致中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它的特质或者是特点是什么?

张志敏

我在格致中学先担任了七年书记,然后担任校长,从书记到校长,我看到了这所学校博大精深的一面。

格致中学的前身是书院,但不是传统的书院,它是洋务运动背景下催生的一所新式学校。用上海地方史专家熊育之先生的评价,格致书院是上海近代第一所中外合作开办的学校,是一所亦中亦西、亦官亦民的新式学校。当年,李鸿章从西方引进了专门人才,传授科学新知,又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课程。当时,学校教员的构成也非常多元,既延聘了大批外国教员,也引进了很多海归教员。这就造就了这所学校与众不同的办学特质。发展到今天,格致中学始终是一所能够包容多元文化,又能坚持办学主张的学校。

陈志文

就是当时的中外合作办学。

张志敏

对,如何传承这样一种办学传统,办出一所有自己特色的学校,格致中学历史上的这种中西结合的办学特点给了我很多启发。

从学校145年的办学历史来看,格致中学一直是一所标志性的现代学校,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制度都是独树一帜的。

激活创造思维

培育学生面向未来的“炼金术”

陈志文

您曾在格致中学提出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办学理念。这些年来,您一直在倡导创新教育,为什么?

张志敏

创新是推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人类拥有了创新精神,就仿佛握有普罗米修斯手中的生命之火,它会点燃人类的智慧之光。

当前,整个社会的劳动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进入到劳动领域,取代了人工。创造劳动将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劳动形态,创新素养将是人类应对未来最核心的素养。如果教育还用传统的方式讲过去的知识,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面对无穷变化的未来?

所以说,教育创新是社会创新的必然要求,创新能力的培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炼金术”,是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核心问题。有责任的学校教育除了培养学生应该具有体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人格素养和基于学科知识的通识素养之外,还应该关注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

陈志文

那么,什么是创新?您认为创新教育是怎样的教育?

张志敏

创新就是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审视历史与现实,进行理性分析和解剖,以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创造新的事物,来推动社会发展。创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创造者必须具备思想、人格和精神的独立性。

创新不仅是少数学术精英和科技达人的专利,而应成为每一个未来公民的生活和工作的常态。创新教育就是要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现在,学校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检测主要是传统的纸笔考试,考卷的评判都依照标准答案。标准答案真的标准吗?中国有句古诗叫“横看成岭侧成峰”。也就是说,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见仁见智。

在一次公益讲座上,我提了个问题,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那么第二高的山峰是哪座?有个小学生举手质疑,珠穆朗玛峰不是最高山峰,他认为最高的山峰应该是负一万多米的马里亚那海沟。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说,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不是朝上看,而是朝下看,那最高的还是珠峰吗?我无语,但我肯定了他。这就是儿童的创新思维。生活中的创新不就是换个视角,换个方法吗?所以,现代的学校教育必须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陈志文

那么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张志敏

我觉得,创新力的培养关键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嘴巴,这是表达力培养;解放儿童的空间,这是学习力培养;解放儿童的时间,这是探究力培养;解放儿童的眼睛,这是观察力培养;解放儿童的头脑,这是思维力培养;解放儿童的双手,这是实践力培养。创新能力就是这些能力的综合。

我认为,创新力的培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培养创新人格,即动力系统,包括好奇心、挑战性、自主性、坚韧性等;二是培养创新思维,即智能系统,包括敏锐性、变通性、发散性、独创性等;三是培养创新技能,即工作系统,包括通识和系统的学科知识、实境应用的动手能力、复杂信息的整合能力等。

陈志文

您认为创新人才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张志敏

创新人才必须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表现为具有自信、独立、自尊、创新、进取、宽容、豁达等特征。人格健全的人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他们在情绪控制、自我感知、自我激励和认知他人、认知社会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品质。中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健全人格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人才还应该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它是创新人才的价值追求,任何的创新活动都应该体现社会共同的价值观。这种责任感既有对国家、对社会的,也有对他人、对群体的。总之,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除了具有丰富的学识和超常的思维品质以外,健全的人格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是不可或缺的。

新中国创造的教育奇迹

就如珠穆朗玛峰那么高

陈志文

接下来,想请教您几个当下比较敏感的教育热点问题。最近几年,长三角地区出现了所谓的国退民进问题,最好的初中都是私立的,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志敏

我觉得这个现象是阶段性的,是特定时期社会对教育资源饥渴状态下的一种产物。再过五到十年,这个现象就会改变。现在有些民办学校所谓的质量高,主要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的。如果随着公办学校的深化改革、中考改革制度的推进和严格执行公民同招的政策,民办学校吸收优秀生源的途径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也倒逼有些民办学校改变育人模式。我们乐见公办和民办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陈志文

您怎么看待减负?

张志敏

减负的关键是改变评价体系,评价不改变,负担不会减轻。高考改革一定会向下延伸到中考改革,否则基础教育阶段学业负担重的问题根本解决不了。

陈志文

在您看来,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的教育取得了哪些核心成就?

张志敏

第一个就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14亿人口的大国,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同时高中教育、高等教育也进入普及化阶段,这个是世界奇迹。用一个比喻来说,新中国以来的教育创造了奇迹,其历史伟业就像珠穆朗玛峰那么高。

第二个就是形成了扎根中国大地,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设计。虽然发展的进程起起落落,但总体来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体现了国家意志,培养了基本适应中国发展需要的大批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机制支持了国家整体发展,是比较成功的。

陈志文

那么,您对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有哪些建议呢?

张志敏

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应该要开放,要改变现在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人类文明的结晶应该共享。

另外,就是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吸纳更多综合性的优秀人才进入教育系统,而不仅仅是在师范院校培养。我去年参加了几所师范院校的专业认证工作,中国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相对还是比较传统,不能完全适应快速发展的教育改革的需要。未来的教师应该是知识跨界,能力综合的人才。

陈志文

您觉得这场疫情给中国教育带来了什么?在线教育会不会推进中国教育革命性的改革?

张志敏

我作为督学走访了一些学校,了解他们在线教学的情况。整体看来,线上教学有效果,但教师心里还不踏实,希望尽快回归线下教学。线上教学苦了家长,希望早日解脱。学生渴望回到校园,早日见到同伴和老师。这些都是线上教学产生的教育焦虑和社会情绪。同时,这也直接地告诉我们,即便智能化时代到来,教师的角色依然是很难取代的。

陈志文

是的,老师的角色很难取代。教育不只是一个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是教会学生成长的过程,知识学习可以程序化,但是人的成长是压缩不了的。

张志敏

对。教学是一种认知的碰撞,具有即时性和生成性,这是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应对的。教与学是交互的过程,有时是眼神的交流,有时是肢体的接触,有时是会意的浅笑,有时是气味的渲染。教学是气场的营造,是师生的气息互动。课堂真的很神奇,有时怨它,但没它却想它。

同时我也很期待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让学生在离开教室,离开学校,离开同伴,离开老师之后,还有一种牵挂,一种关注,通过无形的网络在延续。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