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开始
张 炜
浙大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2020年11月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举办的“第55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20)”的组成部分“第二届全国教师教学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长沙开启,围绕“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两个主题展开研讨。论坛第一阶段由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炜主持。
王小梅:深入研究和探讨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正当其时
王小梅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王小梅发表精彩致辞。她提到,去年11月,第54届“高博会”上首次正式发布了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预发布了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由此正式拉开了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第三方研究和监测的序幕。王小梅表示,今天大家再次汇聚一堂,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不仅体现了深深的教育情怀和教育担当,也凸显了教师教学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王小梅提出了三点思考。
宋磊:推动教师教学发展
夯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宋 磊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宋磊发表精彩致辞。致辞中,宋磊副司长结合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在“夯基础”上用力。希望专家工作组以更严谨的态度,更求实的作风,继续做好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工作,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更加具体、形象的高校画像,为高校自我诊断、对标诊断、持续改进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
二是在“促发展”上用功。希望专家工作组能够在学会的指导下,汇聚更多的研究力量,通过数据共享、技术指导、经验输出等方式,帮助更多的高校开展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与实践,提升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水平。
三是在“强保障”上用心。希望各省(区、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高校积极参与学会主导区域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院建设,各方通力合作,全方位推进教师教学发展的政策实践。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
(2020版)正式发布
2020年11月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长沙举行的第55届高等教育博览会(2020)上正式发布“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版)”(以下简称指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王小梅代表专家工作组发布指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陆国栋教授代表专家工作组对指数进行了解读。
据中国教育在线了解,为更好地服务高校教师发展,推进高校教师发展的现代化治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建专家组,在系统研究我国高校教师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分析,构建了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模型,该指数反映了我国高校近30年来教师教学发展现状和生态,并在去年的高博会上进行了本科指数的首次正式发布和高职指数预发布,受到了全国高校广泛的关注。
今年指数发布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版”和“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版”。
陆国栋教授解读全国高校教师教学
发展指数(2020版)
陆国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今年指数发布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版”和“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版”。
据陆国栋教授介绍,2020版的本科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与去年相比,新增了一个二级指标,推出了第一个部委级的教学成果奖,增加了十三个二级指标,新增了包括教师团队在立德树人、教学论文、教学成果奖、教师培训基地等多方面55万条左右的数据。
本科院校覆盖率从19版的96.96%升至98.16%,从本科指数总体情况来看,院校总体指数在往上走,今年有165所高校超过了5分,表示整体的教师教学发展态势是在向着提高质量的方向不断发展。
本次指数包括了6个学科类高校子清单,师范类、理工类、农林类、人文社科类、综合类、医学类,各自上榜率有着不同的特征,其中人文社科类相对偏低,农林类上榜率达到了100%。陆国栋教授表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每所高校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教师教学指数,目前农林类率先实现了全覆盖。
何钦铭教授解读2020版
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
何钦铭
浙江大学教授、万人计划名师
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不仅可以看到各个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状态,还能够指引我们更好地认识省域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情况。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组成员,浙江大学教授,万人计划名师何钦铭教授作2020版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的发布与解读。
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里,浙江省共有58所本科院校入围,其中进入前300名的有13所,进入前100名的有2所。何钦铭教授介绍,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其实是以省一级的数据来做的省级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是从国家到省一级的延伸,同时能够引领和推动省一级相关教育教学的发展。
根据榜单,“双一流”建设高校和省重点高校分数明显偏高,独立学院较低;省内师范类院校分数明显比其他学校要高,何钦铭教授分析,一是浙江省师范类高校办学历史比较悠久,另外在教学活动、专业建设、论文发表、成果奖等方面相对其他高校来说优势也较明显。
邬大光:要想做好教师教学工作
教师发展中心非常重要
邬大光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前副校长教授,博导
会上,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前副校长邬大光教授以《高校教师发展工作创新与实践》为题作主题报告。
报告主要介绍五个方面,一是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成果简介;二是中心建设中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建设教发中心这一新生事物、如何将学校的科研优势转化为中心建设的优势、如何为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如何体现国家级教师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性”等方面;三是中心的主要做法,包括中心如何创新体制机制、研究引领实践、全方位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四是中心建设的创新点,包括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手段创新等方面;五是中心工作的效果与影响。
王世岳:以评促建,让我们的大学
更加注重本科教育
王世岳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王世岳教授作题为《中国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与排名》的精彩报告,围绕排名的研制背景、理论支撑、指标设计、评价结果和政策建议展开分享。
王世岳教授介绍,“中国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与排名”的背景首先来自于“双一流”建设,我们如何来定义一流大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一流大学?2018年,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提出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地位,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王世岳教授表示,推出“中国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与排名”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加以引导,将本科教育放在“双一流”建设“基础”中的“基础”,“核心”中的“核心”,“率先”中的“率先”。
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
发展赋能计划启动
为提升浙江省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推进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盟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专家工作组和省内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提出并实施“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赋能计划”。该计划按联合发起高校实行主场轮值制,以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的“6 1”个模块为主题框架,开展相关研讨与培训,组织相关指导与评估。
李辉教授:回答好“西北研究院
是什么”的时代问题
李 辉
西北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李辉教授作主题为《区域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院建设之价值与实践》的精彩报告,从西北地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院成立的背景、规划与建设、实践与实效三个方面展开分享。
李辉教授表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研究院已经制定了建设规划,未来西北地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院的建设工作将牢记总书记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嘱托,保持创新开拓的精气神,回答好“西北研究院是什么”的时代问题,努力在全国的教师教学发展方面探索理念、形成模式,大力推进中国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建设。
李广:提升教师教育力就是提升我国
硬、软、巧、锐实力的战略引擎
李 广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
会上,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李广教授作主题为《提升教师教育力——时代背景、内容维度与有效路径》的精彩报告,围绕教师教育力展开分享。
如何提升“教师教育力”?李广教授认为,要明确“力”的方向、放大“力”的射程、找准“力”的作用点,“教师教育力”提升的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教育家型卓越教师。“提升教师教育力就是提升我国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锐实力的战略引擎”。
下午场专题报告
孙卫红
中国计量大学教务处处长
论坛下午阶段专题报告主要是围绕高校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进行讨论与分享,由中国计量大学教务处处长孙卫红主持。
何钦铭解读《全国高校大学生竞赛分
析报告(2020版)》及专业类竞赛指数
何钦铭
浙江大学教授、万人计划名师
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组成员,浙江大学教授何钦铭教授作《全国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2020版)》及“专业类竞赛指数(2020版)”发布与解读。
本次关于本科院校的排行榜共有12个榜单。其中,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本科)是最主要的榜单,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列第一,浙江大学位列第二,武汉大学位列第三。本次关于高职院校的排行榜共有11个榜单。其中,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高职)是最主要的榜单,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位列第一,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位列第二,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位列第三。
赵春鱼:浙江省竞赛质量评价及
治理转型
赵春鱼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组成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组成员,中国计量大学副研究员赵春鱼带来《浙江省竞赛质量评价及治理转型》的主题报告。
据赵春鱼介绍,浙江省高校大学生竞赛成绩在全国一直走在前列,从四轮发布成绩来看,无论是总分还是校均,浙江省一直稳步在第三位,大学生竞赛已是浙江省高校一个比较闪亮的名片。全国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发布的目的一是引导高校,二是优化竞赛,2019年起专家组受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的委托开展浙江省竞赛质量评价,也是对全国竞赛质量评价的一个前期探索。
赵燕:理工类竞赛近5年发展迅速
人文类竞赛影响力不断扩大
赵 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组成员
会上,《全国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2020版)》正式发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组成员,温州大学教务处赵燕副处长带来主题报告《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类别特征与现状分析》,解读全国大学生竞赛发展的类型特点。
赵燕介绍,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各类竞赛的组织生态,工作组又对已批准进入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榜单类的竞赛,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其中,人文类竞赛的获奖数量和竞赛覆盖率比较大,人文类竞赛获奖学校数和获奖学校占比增长也是非常快的,2019年获奖学校数达846所,可见人文类竞赛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而获奖的竞争性上,无论是重点院校还是非重点院校,理工类的竞赛都超过了人文类竞赛获奖数,这意味着,相比之下在人文类竞赛中重点院校的优势是非常突出的,获奖竞争性也较强。
陈晓春:以学科竞赛为抓手
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陈晓春
内江师范学院校长
会上,内江师范学院校长陈晓春教授以“构建‘1234’学科竞赛管理体系,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为题做报告。他介绍了内江师范学院关于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的构建。
“学科竞赛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晓春提到,内江师范学院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他说,内江师范学院紧紧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竞赛,已逐步形成了“一目标、两类别、三层次、四保障”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
哈工大刘洪臣:构建双创生态体系
培养一流创新人才
刘洪臣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刘洪臣教授带来题为《构建双创生态体系,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精彩报告。
刘洪臣教授表示,哈工大一直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通过一系列改革驱动创新人才培养,早在1993年就成立了实验学院,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试点;2009年成立英才班培养拔尖人才;2015年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2016年开始建设各类双创课程,建立双创中心统筹管理学校的双创活动。
学校构建了课程、平台、项目保障,通过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目标,融入课程体系,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实践锻炼,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大活力。
段玉平:多措并举 大连理工
扎实推进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
段玉平
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会上,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段玉平教授带来题为《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精彩报告,从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大工创新人才的举措和成效,规划和愿望三个方面展开分享。
段玉平教授表示,大连理工大学以立德树人为统领,以《大连理工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为引导,依托优势学科建设一流专业,依托优秀团队建设一流课程,依托优秀教师引领教学革命,依托优质资源保障一流教学,以建设一流本科为目标,以培养一流学生 为中心,全面建设大工一流本科教育。力争在后期形成完善的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优良学风进一步弘扬,“学在大工”成为风尚,质量文化逐步形成、让“以本为本”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
邢建平:课赛结合 任务驱动
打造协同育人的“双创”生态体系
邢建平
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山东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邢建平教授以“课赛结合任务驱动慕客空间协同育人双创生态体系建设与实践”为题做报告。他从实践者的角度,分享了一些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
邢建平着重提到了课赛结合、任务驱动这一焦点问题。据他回顾,14年前创办ican大赛的初衷,来源于学生的一个问题:“我学了这么多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大赛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的这一问题。后来,大赛开创了创新工程实践等课程,构件了“1 4 x”的课程体系,把单一的竞赛拓展成了协同育人的“双创”生态体系。
厉小军:数字经济时代
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厉小军
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处长
会上,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处长厉小军教授带来主题报告《数字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当下,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厉小军教授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要变革,包括人才需求的变革,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观到创新型人才观;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规模化与个性化的和谐统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开放化、远程化、网络化、在线化等特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教学评价体系的变革,网络学习评价、鼓励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元化评价等。
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浙大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余姚市副市长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
厦门大学前副校长教授,博导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教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
研究"专家组成员,中量大标准化学院副研究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
研究"专家组成员,温州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