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提出到 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改革方案》发布后,正式引发高校“调整”专业的热潮。今天高校“砍”专业,其实是过去大量“增”的必然结果,高校专业数量的“潮起潮落”是正常还是不正常?记得2016年某大学最先拉开了“砍”学科和专业的帷幕,当时的厦大也曾有此“动议”。一位老领导曾与我就此做法交换意见,我的回答是:之前大量增设新专业是正常的,现在开始“砍”专业也是正常的。
专业的命运多舛,其中有许多值得深思的话题。专业的产生与延续有多重意义,涉及诸多利益相关者。对国家来说,专业是政府宏观调控人才培养的手段;对社会来说,专业是联系产业链、科技链、人才链的桥梁与枢纽;对高校来说,专业是进行“有组织”人才培养的平台;对学生来说,专业是“学有所成”的符号和就业的“敲门砖”;对教师来说,专业是“术业有专攻”的标签和谋生的“饭碗”。
我国高校按照专业培养人才始于1952年。从1954年制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草案)》到2023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共颁布了近10个本科专业目录。在2012年之前,基本上是十年左右调整一次专业目录。2021年之后,教育部每年公布一次专业目录,目录调整进入了快车道,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
教育主管部门习惯于通过调整专业目录来跟进国家和经济需求,高校习惯于通过四年一次的培养方案修订进行教学改革,但总体是在“目录”或“名称”上做文章,其效果如何一直缺乏评估,似乎调整了专业目录,就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其实,这是一个认知“盲点”。从学理的角度看,调整专业目录治标不治本,课程改革才是根本。因为调整专业目录易,调整课程内容难;专业调整如果没有带来课程内容的变革,只能是“闭门造人”。因为,即使调整了专业目录,如果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跟不上,专业调整也就失去了意义。专业不能只是一个概念或符号,更重要的是通过专业改造或转型升级,以有组织的方式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新,使专业真正名副其实。
国际高等教育经验表明,教学内容更新是永恒的主题。在我国今天的大学里,专业已经成为一个相对固化的链条,教师、学生、家长、政府、企业以及资源配置等都是这个链条的组成部分,但是部分高校教师的专业思维越来越固化,成为了链条上“生锈的螺丝钉”,导致与社会需求脱节,最终走上被撤销的结局。
专业既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也是为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的快速发展引发知识更新与迭代的周期不断缩短,以往自上而下的专业调整思路越来越失去“引领”的意义。高校需建立自我调整机制,主动及时地进行课程体系和知识更新。通过课程更新推动专业改造,通过知识更新推动专业升级,通过课程资源共享推动学科交叉。总之,未来专业建设的思路应该是淡化专业,强化课程。
专业的“命运”不仅关乎高校的发展,也关乎国家的未来,更关乎学生的一生。大约在二十年前的一次沙龙上,一位同学问:“老师,如果你是一所大学的校长,怎么看待目前许多高校‘狂增’专业?”我的回答是“不设专业,只开课程”。大家哄堂大笑。我始终认为只有走出“专业”的藩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才有可能。
文章来源:《高等理科教育》2024年第3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亚博安卓的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亚博安卓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