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任务。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推动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人才、科技、智库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优势,探索支持乡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创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模式,意义十分重大。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要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为原动力,以乡村教育、环境、文化、养老、物流等领域为中心,聚集和整合优势资源,衔接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机遇与责任
(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时代使命。地方应用型高校是我国乡村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推广的主要力量,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新高地,是开展政策咨询研究的新型智库。教育部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22年,我国约60%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约30%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都是由高校牵头建设,高校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源头之一。2019年起我国地方高等职业院校开始扩招,农民工、退伍军人、基层医务人员等群体可以进入地方职业院校等应用型高校学习深造,不但解决了“结构性失业”等难题,还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专业人才。持续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职业教育体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机遇和时代使命。
(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应尽职责。地方应用型高校不仅要树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更需要积极推进高校与社会资源的深度整合,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2021年,乡村振兴高校联盟成立,由全国40余所高校组成,面向28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在智库服务、人才培养、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构建成果转化平台等方向为社会提供服务。近年来,地方应用型高校通过建设一系列的乡村科技服务组织,分类落实“教育帮扶、技术帮扶、产业帮扶、创业帮扶、健康帮扶、救助帮扶”等相关措施,将地方高校科技成果和人才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相关数据显示,教育部与农业农村部联合推荐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学校近100所,已累计招收约87万人、毕业约55万人,培养了大批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相关的紧缺人才。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全国引领农林科技的“双一流”高校,已在全国布局建立了众多产业试验示范站、示范基地、科技示范园,有效解决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最后一公里”转化难与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在遂宁市建成乡村振兴学院(遂宁校区),积极探索推进“三农”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教育模式。
(三)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发展的源泉活水。产业发展是解决“三农”现代化问题的关键环节,产业振兴更是破题乡村振兴的主引擎。坚持科技兴农与强农,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缩小城乡差距,形成城镇消费辐射农村经济、农村资源支撑城镇发展的新格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发展的源泉活水,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上有着天时地利的优势,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培养符合产业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服务型人才,可通过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构建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联动平台,打造高校学科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有利于进一步拓展高校的生存发展空间,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地方应用型高校虽然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科研落地、支持地方经济、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不足。一是科学研究脱离实际,部分高校在考核教师职称晋升、绩效分配时,缺乏与服务地方情况挂钩的考核政策,在科研方面普遍存在重知识轻技能、重科研轻转化等问题。二是人才引进落实较难,由于农村配套设施不完善,人才下乡就业的比例偏小、稳定性偏低,需要进一步化解“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难题。三是服务措施有待强化,部分高校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与地方产业发展融入不深,参与社会实践服务人员的数量不足,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措施单一。
三、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强的民生工程,更是一项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与创新,地方应用型高校需要综合考虑农村、农业、农民融合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培养专门技术技能人才整合城乡生产要素,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转变观念,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学校发展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发挥自身特色办学优势、规划学科和专业布局的必然选择。地方应用型高校需转变观念,要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加强学科调研,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推动高校毕业生“科研助理”、“三支一扶”等工作的开展,培养一批有家国情怀与乡土情结、有创新与创业精神的专业人才。将农村科技推广服务列入教师职称岗位评价聘任、年度工作考核,作为社会服务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二)抓住重点,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地方应用型高校要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和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用结合,对方案修订、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引入第三方评价等开展全方位探索。依托学校的区位优势和专业优势,专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流特色专业,建设好一批校内外联动互助共享的教学实践基地。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需求,建立完善的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充分结合,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在农村地区推广“学历提升”计划,为返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产业合作社、农业示范户等提供专业技术技能培训。
(三)注重实效,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展创新链、做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三链互为支撑、共生共融。地方应用型高校可围绕当地主导优势产业,组建系列产学研创联盟,建立院士(专家)服务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鼓励科研人员下乡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围绕“双创”升级和农村产业繁荣的需求,实现农业科技资源和高校科技服务的融合,多种形式鼓励高校师生开展乡村创新创业,孵化乡村振兴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在乡村的落地转化。
(四)强化保障,把健全体制机制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地方应用型高校要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与新形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制定好乡村振兴工作任务书、设计好产业发展路线图、规划好计划推广时间表,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同联动等工作机制,为支援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制度保障。高校应加强与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企业的对接,推动当地适用型农机装备的研发,要整合优势资源,在深耕、良种、良法上下功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主动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运行机制及新型农业保护政策等应用性相关研究,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作者系成都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田勇)
来源:中国网(我方获作者授权转载)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亚博安卓的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亚博安卓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