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百校讲述 | 隐姓埋名52年,人民不会忘记!来听浙大讲述林俊德院士的故事 —中国教育在线-亚博安卓

中国教育在线
热门服务
教育资讯

合作电话:186 1028 4700

合作邮箱:bianji@eol.cn

官方微博:@中国教育在线

官方微信id:eoleoleol

中国教育在线
党史故事百校讲述 | 隐姓埋名52年,人民不会忘记!来听浙大讲述林俊德院士的故事
2021-04-19 17:00:00
浙江大学
作者:
中国教育在线公众号

他1960年毕业于

浙江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

他扎根大漠戈壁52年

参与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

他在癌症晚期

仍以超常意志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

获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全军挂像英模

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

他就是浙江大学校友林俊德院士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党史故事百校讲述

请听浙江大学为您讲述——

“大漠里的核弹功勋”

林俊德院士的故事

  1955年,17岁的林俊德从福建永春大山中走出,“打着赤脚”考上了浙江大学机械系。上学的路费是信用社的借贷、学校的补助。因为家里实在贫困,上了5年大学他没回过一次家,读大学的费用全靠政府发放的助学金。他在学校如饥似渴地学习,希望有一天可以报答帮助过他的人。

  1958年,还是大三学生的林俊德和同学张文斌被安排攻克研制液压马达的难题。没有见过液压马达的两人凭借仅有的一张前苏联液压马达示意图,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反复研究掌握了工作原理,并成功地在三周后制作出了一台液压马达。随后,为了油马达的成功运转,二人又投入到液压试验台的设计和制造中,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浙大第一台液压试验台出现了,当油马达在试验台上成功运转时,林俊德和张文斌欢呼雀跃、热泪盈眶。

  1960年9月,林俊德从浙江大学一毕业,就被挑选到国防科委下属某研究所。1963年,刚从哈军工进修回来的林俊德接到组织通知,他被任命为“核试验冲击波机测仪器研制小组组长”。“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当林俊德深入杳无人烟的罗布泊进行试验,当他爬上海拔三千多米的雪山顶,他早已暗下决心,要将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奉献给国防事业,将个人和国家命运紧紧地绑在一起。

  在核试验基地,林俊德带领小组一起研制测量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自记仪。没有实验设备,没有技术材料,在这样的困苦环境下,林俊德采用钟表的齿轮、发条驱动作动力,设计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他用简单的方法、创新的思维解决复杂的问题,这样的自记仪在我国历次核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是一个“工作狂”,他苛求着压力自记仪的实验数据的精确,这是他对核试验爆炸数据的采集任务的担当与负责。后来,林俊德的学生说,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他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凡是重要实验,他都亲临现场,拍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这是他的专业需要,也是习惯。林俊德用确凿的数据,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核试验成功后,林俊德放弃复员回南京。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我国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林俊德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说:“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

  2012年5月4日,长年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的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即使病情突然恶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他也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最后时间,他放弃手术治疗,争分夺秒地舍命整理重要科研资料。

  2018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增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为全军挂像英模。“丹心照大漠,血汗写艰难”,林俊德在生命的终点,再三叮嘱老伴,死后将他埋在马兰。在那里有他无悔的青春和钟爱的事业,还有曾经和他一起作战的战友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马兰人”。

“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

包括林俊德在内的“马兰人”

是一代代青丝化白雪的追寻者

是一辈辈情铸边关恋的科技人

青春无悔,生命无怨

在马兰精神的指引下

灿若星辰的浙大学子定将成为

新时代马兰精神的实践者与传承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亚博安卓的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亚博安卓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地图